“浅绛帽筒不仅彩绘精美,还深受晚清民国文人青睐,是风靡一时的名品。”谢先生介绍,所谓浅绛彩瓷,是指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景德镇出现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瓷。这种瓷简介:晚清景德镇名家李铨昌浅绛彩帽筒,高28.3厘米,绘雉鸡牡丹,题诗-锦堂先报二枝春,仿六如之法,李铨昌作。帽筒题材画工好,大底印章款同治年制,可惜有残,见图。备注:录入举报打假举报
・同治款罗宿氏作帽筒全品9.5品¥1,100 ・清粉彩双凤牡丹纹西瓜罐9.5品¥2,600 ・567粉彩小罐一对全品9.5品¥600 ・晚清粉彩小盘全品9.5品¥80 ・道光民窑花卉碗9品¥1,100清代晚期的管帽筒“大清同治年制”款五彩灵猴献寿镂孔帽筒(图1)高27.6厘米,径12.8 厘米。直口,口沿描金,筒形腹,圈足内矾红篆书“大清同治年制”款。通体施白釉,釉面匀净。
精品推荐:清代同治六棱帽筒“帽筒”又称“官帽筒”,最早为清代官员用于放置顶戴花翎的器具,通常为瓷制。清代官员的帽子有两个后摆,不能叠压,最好悬垂,以保持文物介绍:这对帽筒为瓷质,胎质洁白细腻,造型简单,大小基本相同,均高27.8厘米、腹径12厘米。筒身为直筒式,周身粉彩装饰三组人物故事图案,其间分布六个海棠口镂空,海棠口描金
⊙△⊙ 镂孔帽筒筒壁饰六个等距、上下相交错的海棠式镂孔,是为了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,帽筒里面也可以放置香料。帽筒因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,被广泛接受,在同治、光绪年间普及到寻常百姓家,用清代、民国帽筒品种繁多,画面精美,色彩浓郁强烈,表现手法不拘一格,有青花、五彩、粉彩、浅绛彩等。造型有圆形、四方形、六棱形。纹饰题材也很丰富,常见纹饰主要有人物、山水、花鸟